个人信息

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
姓名: 谭小芳
领域: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领导艺术 
地点: 北京 西城
签名: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896
  • 博客访问:73672832

专家文章

有机食品,有机会吗? 2012-07-06

标签: 有机食品   有机会吗?  

有机食品,有机会吗?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经过4个月的过渡期,从7月1日起,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全面实施,消费者购买有机产品时要认准认证标志、编号等,还可凭编号在网上查询产品的真伪。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机食品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食品才是有机食品?市区各大超市销售的有机食品有多少?在售的有机食品换新标志了吗?普通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买账吗?带着众多疑问,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7月1日之后出厂销售的有机产品将统一标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含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唯一编号(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标志)。有机码是国家认监委根据获证企业的产品数量和类别定额控制发放的,相当于该产品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可以根据编号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http://food.cnca.cn)上查询产品的真伪及对应的每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和生产企业。

据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师了解,我国的农产品分为普通、无公害、绿色、有机4个等级,有机食品认证是食品质量认证的最高级别,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对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质量都有极高的要求。

“市场上真正获得认证的有机食品太少了。”大商超市食品部经理陈少杰说,有机食品认证范围包括种植、养殖和加工的全过程,因为标准很高,真正能获得认证的企业少之又少。在“百度”上搜索“国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词条发现,国内竟然有20多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规模、背景不一,较为知名的是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WIT)、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哪一家认证机构执行的是国家最新标准,而生产企业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认证的。更多的问题还在后头。谁能确保这么复杂的全程认证工程都是由认证部门严格地按照程序完成的?有机认证新标志的实施会不会只是旧货换新“贴”?有机食品就等于放心食品了吗?

无怪乎市场上难见有机食品,也无怪乎市民对于有机食品认识不清,不买账。大商新玛特许昌总店开业之时,就有不少打着“有机食品”旗号的供应商提出在大商超市销售“有机食品”。“我们对食品的监管是很严格的,虽然我们希望丰富商品种类,有意销售部分有机食品,但是这些供应商提供的‘有机食品’价格高得吓人,比普通的绿色食品价格高出1/3,而且都拿不出相关的认证文件,所以我们统统拒绝了。相比较而言,绿色、无公害食品比较常见,消费者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都比较高。

按照规定,在2012年3月1日前已从认证机构领取旧版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或已印制带有旧版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包装,在2012年7月1日后(含7月1日)禁止继续使用。对已使用在2012年3月1日前领取的旧版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或已印制带有旧版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产品包装。

谭小芳老师指出,在2012年7月1日前已出厂销售有机产品的,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应当符合2005年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也就是说,市民购买有机产品时,要注意其生产日期,如果生产日期在7月1日以后,标志上却没有加上有机码的产品,其真实性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精品蔬菜“卖相好、新鲜”,由于价格相对较贵,购买者多为年轻顾客。在超市二楼,在粮油区一排货架上看到包括杂粮、面条、面粉、大米等多款产品在内的有机产品。但大部分仍只贴有旧标签,只有少数几种生产日期在今年4月以后的产品,包装袋上贴有新的有机追溯标签,防伪涂层上附有“刮开涂层,查询真伪”的字样。

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一同实施的,还有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目录》。根据目录,蜂蜜、枸杞、化妆品、水等产品,都已不能再进行有机认证。但在蜂蜜专柜看到,某品牌3款生产日期为2011年4月的蜂蜜仍标注“有机蜂蜜”字样,价格是同品牌非有机产品的2倍之多。对于新规,该专柜销售人员表示并不知情。还发现,有机酱油、有机奶等产品都未加贴有机认证新标签。高费用成认证门槛。

谭小芳老师指出,同样的是食品却出现了“双重标准”,甚至是“多重标准”。比如贵州榕江县种植的有机蔬菜大多销往粤港澳等地,主要向一些高端餐馆直供,进入超市和市场环节的少之又少,所执行的标准比普通的蔬菜严格多了。于是,种植条件和认证标准较为宽松的绿色蔬菜因为价格较便宜,乘虚而入,成为蔬菜市场上的主力军。这是其一。

其二:滥竽充数,鱼龙混杂。市面上的食品,尤其是超市里的蔬菜几乎罕见不打“纯天然”和“绿色生态牌”的。就像“散养猪”、“草种鸡”、“野生鱼”充斥市场一样,滥用有机标识、绿色食品假冒事件频频发生,消费者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真假难辨,对真正的有机产品失去信心。

其三:要成为真正的“有机食品”,一路下来成本高得惊人。一个蔬菜品种的有机认证费用要几万元,而大白菜、小白菜、胡萝卜、青椒、茄子……每一个品种都需认证,高昂的认证费用使得有机蔬菜售价“水涨船高”,使消费者望而生畏。普通蔬菜即便符合有机食品的条件,也不敢高攀它的“名分”。

众所周知,在安全食品的“金字塔”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安全性较普通食品要高。此前,“供港食品安全率达到了99.999%”的息引发热议,公众羡慕与嫉妒之情油然而生。在欧盟,每一头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前世今生,一目了然。

在美国,每种食品都配备电子标签,发现问题立马查到源头。在我国,既然有机食品的安全性高,既然有了有机产品的认证规范,所有的食品都应该向有机食品看齐。监管部门应建立食品溯源体系,督促企业改“要我检”为“我要检”;紧盯源头,防范风险,使所有的食品安全率都像供港食品那样达到99.999%。

推荐
谭老师助理:13733187876 官网www.jungle.org.cn
类别:运营管理 |   浏览数(640) |  评论(0) |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目前已输入 0 个字。
表情 [更多]
匿名评论
登陆账号: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看不清楚,换一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